通知公告

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工作年报

2024年02月01日 16:28  点击:[]


一、研究工作与成果水平

(一)实验室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情况和成效。

2023年,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成员共申报国家基金32项,其中面上项目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转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立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经费97万元。

(二)实验室最新研究进展,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基金)的申报、执行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和影响(获奖、专利和论文等)。

2023重点实验室转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新增国家基金项目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其他(厅市级、企事业委托)项目13项,全年共计新增科研项目经费807.4万元。

2023年,重点实验室成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1篇,其中被SCIEI收录期刊23篇,中文核心28篇;T2类论文2篇,T3类论文1SCI一区6篇,SCI二区9篇,SCI三区6篇,SCI四区2。申请发明专利7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3件,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第一单位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三)实验室承担的重要项目、重大研究成果典型案例(1—3项),请在附件中附相关原文或图片。

1.研究成果微生物有机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品创制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实验室主任姜明国教授针对广西蔗渣和秸秆等废弃生物多糖材料微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生产和施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难题,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具体成果如下:

  1. 本研究创新性地开发了微生物分离技术,并构建了一套高通量菌株筛选及评估体系,实现了对本土微生物菌株的广泛搜集与精准评价。在此过程中,成功保藏了16,213株本土菌株,并在其中发现了11个未曾记录的新物种。基于这些工作,建立了一个高质量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通过筛选,选育出了308株具有生物酶活性、能够修复土壤和展现抗生素活性的微生物菌株。结合田间试验验证,进一步筛选出10株专利菌株。这一系列研究成果针对酸性红壤改良、土壤肥力提升以及病害防控的微生物菌株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提供了关键性的解决方案,显著推动了废弃生物多糖材料微生物转化有机肥料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实践应用。

  2.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筛选出的优良菌株在植物根际的定殖过程与植物之间的相互识别及通讯机制,以及这些菌株如何通过调节植物养分吸收效率和有针对性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深入探索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我们人工构建了适配于不同作物特定需求的复合微生物功能群落,从而为特色作物提供了定制化的促生长和防病解决方案。

  3. 针对废弃生物多糖材料微生物转化有机肥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技术瓶颈与装备不足的挑战,本研究创新性地发明了一种槽式好氧二次发酵技术,该技术显著优化了发酵流程,使生产周期比传统方法缩短了1015天。同时,研发了一系列共计10个针对不同果树如香蕉、柑橘和火龙果等特定营养需求的专用微生物肥料产品。这些产品在田间应用中表现出显著的土壤改良效果,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并减少了植物病害的发生。通过这些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不仅增加了水果产量和提高了果实品质,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研究成果中药片剂成型用高性能淀粉基辅料制备及应用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蓝平教授课题组以淀粉为研究对象,以淀粉资源化、高值化为任务目标,以淀粉及其衍生物制品向中药片剂辅料转化为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外加物理场(微波、超声波、微波-超声波)等系列物理方法对淀粉进行改性,再将高性能改性淀粉与原淀粉、预糊化淀粉进行二元或者多元复配,使辅料满足中药片剂需要的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和润滑作用等要求。本研究相关核心技术解决了中药片剂易裂、飞边、变形、重量不均匀等关键技术难题。另一方面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提升了淀粉深加工技术水平和淀粉附加值,有利促进了淀粉深加工理论与行业的技术进步,相关核心技术已在广西世彪药业有限公司、广西科莱药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明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应用3年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46683.17万元,新增利润公4817.42万元,节支降耗741.91万元。相关研究取得了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针对我区丰富淀粉资源深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应用领域窄问题,针开发了外加能开场辐射去结晶高活化制备变性淀粉技术场 ;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适用于中药片剂成型用淀粉辅料研究,制备出系列适合中药片剂加工成型的高性能变性淀粉,攻克了原淀粉流动性和压实性能差等共制性难题。

    2)针对单一淀粉作为辅料用于中药片剂成型时存在颗粒松散、片芯脱粉等题问,开展了中药片剂加工成型辅料应用研究,国内首创将高性能改性淀粉与原淀粉、预糊化淀粉进行二元或者多元复配用于中药片剂加工成型,攻克了中药片剂易裂、飞边、变形、质量不均匀等关键技术难题。

    3)针对辅料功能性单一问题,开展了系列淀粉衍生物用作药物载体研究,开展了系列淀粉衍生物用作药物载体研究,系统性深入研究淀粉衍生物载药、释药关键科学问题,为高药效中药片剂提供兼备成型、载药和释药性能优良的淀粉基辅料。

    (四)实验室研究平台构建情况。

    为全面打造多糖资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平台,促进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实验室主动走出校门与印尼巴查查兰大学、黑龙江大学、南宁市高新区、广西多得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绿友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平台联合建设。目前,重点实验室协同建设有2个工程中心——农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广西分中心、广西海洋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示范性现代生物产业学院,1个广西海洋生物资源产业化技术研究院,1个广西生物资源开发与生物质利用科技创新合作基地,与广西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企业创新中心,与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了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集产学研合作、成果培育与转化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广西生物资源开发与生物质利用科技创新合作基地2023年获批认定,是我区第一批自治区科技创新合作基地,合作基地成员将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合作能力,为提升我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促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一)实验室队伍的基本情况。

    重点实验室共有现有固定人员44人,流动人员26人。固定人员中有高级职称的32人,博士38人。实验室成员中,具有博导资格共3人,具有硕导资格35人。其中,广西卓越学者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1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人选1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选2人,人才队伍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比较合理。

    (二)实验室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措施与取得的成效。

    2023年度,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中周浩晋升为正高职称,廖宏泽晋升为副高职称,黎海霖晋升为中级职称。引进新成员3名(吴仁智、黎海霖、李伟明)。

    重点实验室积极支持生物学一级硕士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和生物化工二级硕士点学科建设,2023年度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11名,博士研究生4名,2023年新增研究生62硕士研究生毕业33其中7名学生考上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学校的博士研究生。2023年重点实验室成员指导学生获奖37项,其中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区级铜奖4项,校级金奖8项,银奖8项,铜奖7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1项;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第十三届我的研究学术演讲竞赛一等奖1项,广西民族大学 2023 年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

    在学生培养中,重点实验室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层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其中重点实验室培养的优秀学生宋超东同学2018—2020年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9年带领科技兴农——助力家乡梨园发展建设服务队获得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20215月获得河南省优秀本专科应届毕业生2023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三)本年度引进和培养的优秀人才典型案例(以固定人员为主)。

    吴仁智,男,汉族,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江西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广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和《浙江农业学报》审稿专家、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广西首批科学传播专家、广西科普作家协会第六届和第七届理事、广西微生物学会会员等。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菌种改良应用基础研究,构建的甘蔗糖蜜乙醇工业酵母(专利菌株)的发酵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近20篇(SCI 收录5篇),其中第一作者近10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5件。获得事业单位记功奖励和优秀共产党员(厅级)等荣誉称号。

    李伟明,男,汉族,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广西科技厅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主要从事香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杂交育种与抗枯萎病分子机理研究工作。主要业绩有:从国内外收集大量香蕉种质资源,建成香蕉核心种质资源圃1个;系统评价香蕉野生近缘种的抗枯萎病水平,深入研究其抗病分子机理,提出主效抗病基因介导的分子抗病机理模型;创建香蕉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掀起业内育种高潮,已获授新品种保护权8项。主持国家、广东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资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农业部农垦局项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项目等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

    黎海霖,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病虫害防治、基因干扰与改造技术研究。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余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一)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重点实验室设有学术委员会,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并依据国家、自治区等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各类管理办法要求,制定了《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细则》《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章程》、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等 16个管理文件,对重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实验室开展学术委员会活动情况。

    20240126日重点实验室召开了2023年度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成员潘国庆教授报告题目为《单细胞生命的智慧:微孢子虫的故事》、学术委员会成员饶志明教授报告题目为《基于合成生物学构建氨基酸高效细胞工厂及其产业化应用》。重点实验室成员及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和研讨。

    20240127日上午,重点实验室于召开了2023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内容为2021—2023年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安全建设规划汇报、审定2024年度工作计划、学术交流等。

    (三)开放课题及执行情况,利用开放基金完成的优秀成果案例(1—3项)。

    2023年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结题7项,目前在研课题6项,执行状况良好,其中一些开放课题的优秀成果如下:

    开放课题主持人黑龙江大学赵丹教授以乳酸菌以P. pentosaceus 3-2为供试菌,获得供试菌纯化多糖,经过沉淀及层析纯度检测后,无蛋白及核酸污染;利用色谱、光谱等技术,测得该多糖中主要含有葡萄糖,除碳氢氧外,还含有少量硫元素,除单糖外,含有少量蛋白;分子量大,特性粘度高,持水性及乳化性好,同时具有广泛的抗氧化特性和较好的热学特性。该多糖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全面解析了供试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了这类大分子物质的分析检测方法,可为相关物质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为该糖的后续应用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已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Fermentation和食品工业科技等杂志上发表了11篇。

    开放课题主持人武汉理工大学林宁副教授针对CNC 还原末端的不同化学修饰及其反应性复合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开展了研究,完成了对 CNC 还原末端半缩醛基团的多种化学修饰,实现了末端修饰 CNC填料和聚合物基质间的化学偶联;完成了末端修饰 CNC 和天然橡胶、SBS 热塑性弹性体的反应性复合,制备了一系列纳米复合材料,并基于末端反应性复合的策略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上表现出优异的同步增强增韧效果;基于经典逾渗网络模型和实验力学性能数据,分析并解译了 CNC 在复合材料中三维网络的构建及对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该研究为生物质纳米粒子在增强橡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提供了新策略。此研究结果已在ACS Nan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杂志上发表了4篇。

    开放课题主持人董宇豪讲师以产胞外多糖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鲫鱼源乳酸菌对于嗜水气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现象的抑制现象达到绿色安全高效的替抗作用。该研究从鲫鱼肠道中分离鉴定得到29株乳酸菌,通过群体感应指示菌紫色杆菌,对能否抑制群体感应的乳酸菌进行初步筛选,得到了W118 株菌株。通过粗提物的制备,测定不同菌株粗提物对于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筛选出了 W17W19W29W34 四株抑制效果比较良好的菌株,其中 W34 抑制效果最好,在浓度为 32mg/ml 时达到了88.38%,16mg/ml 时达到了 38.84%。这为该乳酸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水产养殖中奠定基础。此研究结果已发表在EmergingMicrobes&InfectionsVeterinary Research杂志上。

    (四)参与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举办或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国际合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2023425日,重点实验室承办了《广西海洋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广西科学院主办,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水产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态养殖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产业研究院、广西民族大学的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承办。本次会议共有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秦松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缪锦来研究员和中国海洋大学牟海津教授等14位专家,围绕海岸带生物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海洋酶工程与生物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海产品加工副产物高值化综合利用、微藻与大型海藻利用等前沿技术与成果等方面做了精彩报告,此次会议促进了我区与区外顶级海洋研究的学术交流和思维碰撞,同时注重企业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推进学术研究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助力广西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3918日姜明国教授在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与智库建设”专题报告会做了题为“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合作实验室的建设”的大会报告。

20231220日姜明国教授在东南亚生物质和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做了题为“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的大会报告。

2023916日,印尼巴查查兰大学校长里娜·尹迪亚斯杜蒂一行到访问实验室进行访问交流;

20231130日马来西亚精英大学副校长伍子建访问实验室就双方师生短期交流互访、师资培训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五)实验室作为本领域公共研究平台的作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和共享情况。

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行公共使用、对外开放、资源共享的原则,其中大型仪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在2023年期间开放运行257小时,测样数量272个。

(六)实验室网站建设情况。

2023年度重点实验室利用网站平台进行宣传,将学术报告信息、实验室成果、仪器采购成交公告等发布网上,促进了实验室的开放与宣传。

(七)实验室开展科普工作情况。

2023916—19日,重点实验室参加了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重点实验室携微生物有机肥关键技术创新及创制的相关产品微生物有机肥香蕉防病促生微生物菌肥和水产用微生态活菌制剂,以及六堡茶加工技术和微生态功能茶等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参展,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及新闻媒体的报道。

2023 12 14 日,科技小院成员孙海兵、皮杜娟、蒋卓睿 3 人向南宁市第一中学的师生开展横县茉莉花生产工艺相关科普讲座,并邀请同学们品尝茉莉花茶产品,积极主动宣传茶叶制备工艺与技术。

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情况。

1.与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

重点实验室主任姜明国教授与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药食用菌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合同,经费540万元。双方根据药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我国药食用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开展,以鹿茸菇、猪肚菇、黑皮鸡枞等创汇额度高但仍存在技术突破难题的药食用菌品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快实现技术突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优化食用菌生产布局,持续推动药食用菌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推动产学研融合,提升药食用菌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扩大品牌影响力。

2.与防城港市鑫润养殖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

重点实验室申乃坤教授团队与防城港市鑫润养殖有限公司签订《拮抗南美白对虾弧菌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研发及防病效果中试研究》合同,经费20万元。该项目针对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弧菌危害严重且缺乏高效微生物生态制剂等系列问题,研发适合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微生态制剂,制剂中有高效拮抗弧菌的功能菌株,再复配可分泌多种生物酶,强效降解有机物降解菌株,研发菌剂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弧菌抑菌率超过50%,并可降解虾池有机物,改良生长环境,增强虾体质等功能,并对菌剂拮抗弧菌效果进行中试研究。

3. 牵头成立广西横州茉莉花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是由重点实验室以横县南方茶厂为依托单位,联合广西科协、广西农业农村厅、南宁市科协、横州市科协共同申报,并于2023917日正式获得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设立批复。广西横州茉莉花科技小院入驻首席专家为重点实验室主任姜明国教授,入驻研究生共3名,分别为皮杜娟、蒋卓睿、孙海兵,均为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茉莉花与后发酵茶融合,具备良好的茶学工艺、发酵茶发酵工艺等理论知识与技能。3名研究生于20231211日正式入驻,至今入驻40余天,累计入驻120余天,共上传日志27篇,科普文章3篇,参与科普活动3次。

(二)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情况。

姜明国教授的科技成果广西北部湾海域海洋放线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转让给广西绿友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方以我区主要海洋渔业、农业和轻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发酵底物,优化基因工程菌和野生菌株共培养组合策略,共同研发广桔菌肥”“广桔有机肥广桔挂果肥”3个系列产品,满足柑橘不同生长时期营养需求,提高了品质和产量。该系列肥料根据柑橘生长时期的营养和病虫害不同,通过调整营养配方及添加简化核心微生物菌群,满足柑橘不同生长时期营养需求,其中添加微生物可以提前占位形成优势菌群,抑制病原菌繁殖,提高柑橘抗病能力,还可以有效改善土壤酸性环境,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进而改善柑橘的品质,提高柑橘糖度、口感和外观,增加果农收益。相关研究成果在2023年获授权专利两项。

(三)重要成果产业化情况。

姜明国教授科技成果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根际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转化给广西多得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基于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根际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基础,发掘根际微生物具有腐熟防病、抗病或促生的微生物,与其他农业微生物菌株相互组合,共同开发生产根立丰海洋复合微生物菌肥和海蛋白复合微生物肥料,相关产品2023年销售额达714.19万元。

五、实验室大事记

(一)实验室开展学术委员会的相应会议纪要、文字和图片材料。

20240127日上午0900-12:00,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科技楼2205会议室及线上,召开了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2023年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岷教授主持。

现将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1. 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

    重点实验室举行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聘任姜岷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景圣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饶志明、丁鹏、王忠铭、黄科林、粟海锋、姜明国、潘国庆为学术委员会成员。重点实验室主任姜明国教授作工作汇报

  2. 重点实验室主任姜明国教授对实验室2021-2023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从重点实验室总体定位与发展潜力、研究水平与成果、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运行管理和实验室不足与发展计划等6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工作做了总结。审定了2024年度工作计划:2024年度计划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新增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8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2件以上,研究成果申报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新增20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新增实验室用房60m2;计划引进国内外博士3人,培养在读研究生200名,2名成员职称晋升;承办学术会议1次,开展科普活动1次及以上,举办学术报告活动9场;建设好重点实验室,年度考核良好以上。

  3. 学术委员会开展讨论

学术委员会成员均表示重点实验室2021-2023年的工作卓有成效,获得的成绩很突出(特别是论文、横向项目合作等方面),与企业合作密切,产学研合作深入。他们分别提出了以下建议:

丁鹏教授提出,人才队伍是实验室建设的基础,重点实验室应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潘国庆教授建议,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研究方向的凝练,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重组,突出优势,重点发展主要方向。饶志明教授建议,基于广西丰富的生物质资源,重点实验室可拓展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等方面的研究,提升平台建设水平,致力于将实验室建设成教育部平台、国家级平台和国际化平台。黄科林教授建议,重点实验室应围绕广西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标对象,增加高层次人才项目,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王忠铭教授建议,重点实验室应加强柔性聘用机制,与外单位深入开展合作交流,共同申请科技奖项、科技项目、共同发表文章和学生交换等;粟海锋教授指出,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较为分散,需要凝练研究方向,形成统一研究体系。姜岷教授建议,重点实验室应聚焦广西糖产业发展需求,对现有资源重新整合,提升内部协同创新能力。

  1. 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岷教授总结

    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岷教授对本次会议作出最后总结,他代表学术委员会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三年以来的成绩,高质量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取得很多突破。同时,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应聚焦本地产业发展需求,深入产学研融合,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打造优秀科技平台

  2. 国内外对实验室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材料。

重点实验室培养优秀学生宋超东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宋超东同学的事迹得到了中国青年网、广西红十字会和广西民族大学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宣传。

  1. 相关领导考察实验室的图片及说明。

    (四)研究方向或名称的变更、人员变动、大型仪器设备添置等情况。

    2024117日,因褚良银教授升任中管干部兼职受到限制,辞任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职,经重点实验室研究和酝酿建议,学校领导审定,决定调整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如下所示,并于127日举行了学术委员会成员聘任仪式:

    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岷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景圣

    学术委员会委员:饶志明、丁鹏、王忠铭、黄科林、粟海锋、姜明国、潘国庆

    (五)对实验室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其他活动。

    六、依托单位支持实验室建设情况

    (一)科研用房情况(是否相对集中、总面积是否达1000平方米以上)。

    重点实验室现有面积约为4480m2,其中广西民族大学西校区扬帆楼有较为集中的科研用房面积为1280m2,广西南宁市创业者中心实验室面积为3200 m2

    (二)仪器设备情况(设备原总值是否达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多糖材料分离提纯、理论计算与设计、多糖材料结构与过程研究、生物基材料及应用研究和多糖化合物表征与测试、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五个专用仪器设备平台;现有设备总价值2259.32万元,2023年新增28.4万元仪器设备,其中新增9.6万元摇床,5.5万元PCR仪,2.0万元培养箱等。

    (三)配套经费支持情况(依托单位是否给予配套经费稳定支持、实验室的运行经费及建设配套经费是否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

    依托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给予重点实验室配套经费支持108万元,其中28万元用于实验室日常运行、开放课题和实验室安全建设等8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

    (四)其他支持实验室建设的情况。

    依托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广西现代生物产业学院和广西化工产业学院分别获得了广西教育厅与工信厅的支持,每个产业学院支持三年各1,000万元。

    七、实验室财政经费及配套经费使用情况

    2023年期间,重点实验室财政经费支出3.5749万元,其中2019年财政经费支出1.1967万元,2020年财政经费支出2.3782万元。

    八、实验室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1.实验室存在问题

    1)缺少高水平的论文或著作;

    2)高层次人才偏少,无法满足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要求。

    2.解决对策

    1)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研究方向凝练,形成统一研究体系,并整合实验资源,重点突破,以期能够发表更多高水平论著。

    2)重点实验室按照发展需求,精准对标所需人才对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逐步增加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数目,提升自身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

    九、实验室下一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2024年重点实验室计划结合国家和广西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团队建设内涵发展,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整合实验室资源,加大对外合作,取得标志性成果,提升实验室层次具体目标任务如下所示:

科目

2024年度目标任务

科研成果

计划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获立项2项。

新增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

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8篇以上。

申请发明专利12件以上。

平台建设

计划新增20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

科研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计划新增实验室用房60m2

计划引进国内外博士3人。

培养在读研究生200名。

开放合作与学术交流

进一步优化学术队伍建设,2名成员职称晋升。

承办学术会议1次。

开展科普活动1次及以上。

运行管理

学术报告活动9场。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其他

加强实验室宣传,不断完善重点实验室网站。

 

十、对科技厅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暂无

说明:

1. 年度报告编写限5000字以内;

2. 报告内容和所涉及的实验室数据必须客观真实,并与重点实验室年报统计表数据对应一致;

3. 请提供相关照片3—5张(照片标题写明时间、人物、事项,大小在1M以上,并将照片原图上传至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

12024127日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22024916日印尼巴查查兰大学校长里娜·尹迪亚斯杜蒂一行到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进行访问交流

32023916—19日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

 

上一条:重点实验室邀请王诚来校开展工作调研 下一条:重点实验室邀请郭爱国、吴尔江、温燕来校开展专题社科知识普及讲座活动

关闭